國慶期間重大半導體新聞回顧
在休息了八天以后,大家又都重新回答了工作崗位。但在我們休假期間,半導體產業(yè)發(fā)生了幾件非常重大的新聞,讓我們回顧一下:
1、Intel功勛歐德寧去世
據(jù)彭博社北京時間10月4日報道,英特爾公司周二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前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于2017年10月2日在睡夢中去世,享年66歲。
歐德寧從2005年開始擔任英特爾CEO,直到2013年退休,把接力棒交給了現(xiàn)任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他在1974年加盟英特爾,擔任過銷售、營銷以及芯片架構部門的管理職位,因為在1993年負責推出奔騰處理器而出名。
科再奇表示,在眾多工程師中,歐德寧始終在為客戶發(fā)聲,“他教會了我們只有把客戶放到第一位才能取勝”。
“在歐德寧擔任CEO期間,他的商業(yè)頭腦、樂觀及其奉獻推動了公司的增長,”英特爾董事長安迪·布萊恩特(Andy Bryant)在一份聲明中稱,“他不知疲倦地驅動著公司、嚴于律己以及謙卑的性格是其領導力的基礎。”
歐德寧生前曾擔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后者的高管也對歐德寧贊賞有加。“我們的董事會能夠獲得他的領導力和指導,實在太幸運了,”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Twitter上稱,“很難想象沒有他可求助的日子會是怎么樣的?!?br />
在歐德寧的任期內,他幫助英特爾年營收增長55%以上,并實施了多項舉措,包括更加關注利潤豐厚的計算機服務器市場的處理器,此舉推動英特爾利潤創(chuàng)下紀錄。他還負責實施了多個重要舉措,例如與蘋果公司合作把英特爾處理器引進Mac電腦。不過,英特爾進軍移動設備市場較晚。投資者對于英特爾的表現(xiàn)一直不滿意,導致英特爾股價在歐德寧8年任期內累計下滑了近20%。
據(jù)彭博社北京時間10月4日報道,英特爾公司周二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前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于2017年10月2日在睡夢中去世,享年66歲。
歐德寧從2005年開始擔任英特爾CEO,直到2013年退休,把接力棒交給了現(xiàn)任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他在1974年加盟英特爾,擔任過銷售、營銷以及芯片架構部門的管理職位,因為在1993年負責推出奔騰處理器而出名。
科再奇表示,在眾多工程師中,歐德寧始終在為客戶發(fā)聲,“他教會了我們只有把客戶放到第一位才能取勝”。
“在歐德寧擔任CEO期間,他的商業(yè)頭腦、樂觀及其奉獻推動了公司的增長,”英特爾董事長安迪·布萊恩特(Andy Bryant)在一份聲明中稱,“他不知疲倦地驅動著公司、嚴于律己以及謙卑的性格是其領導力的基礎?!?br />
歐德寧生前曾擔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后者的高管也對歐德寧贊賞有加?!拔覀兊亩聲軌颢@得他的領導力和指導,實在太幸運了,”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Twitter上稱,“很難想象沒有他可求助的日子會是怎么樣的。”
在歐德寧的任期內,他幫助英特爾年營收增長55%以上,并實施了多項舉措,包括更加關注利潤豐厚的計算機服務器市場的處理器,此舉推動英特爾利潤創(chuàng)下紀錄。他還負責實施了多個重要舉措,例如與蘋果公司合作把英特爾處理器引進Mac電腦。不過,英特爾進軍移動設備市場較晚。投資者對于英特爾的表現(xiàn)一直不滿意,導致英特爾股價在歐德寧8年任期內累計下滑了近20%。
2、臺積電宣布:創(chuàng)始人張忠謀2018年退休
10月2日,臺積電公布重大訊息公告,宣布現(xiàn)年86歲的董事長張忠謀將于2018年6月退休,由現(xiàn)任總經理暨共同執(zhí)行長劉德音接臺積電董事長、另一位共同執(zhí)行長長魏哲家將擔任總裁。
張忠謀宣布:「本人將在此屆董事任滿,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后退休。本人將不續(xù)任下屆董事,亦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后,臺積電將采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劉德音博士將擔任董事長,魏哲家博士將擔任總裁。所有現(xiàn)任董事除張董事長外,均已同意被提名并于股東會選舉后續(xù)任下屆董事,并同意支持自下屆起之上述雙首長平行領導。」
他表示,「過去三十余年創(chuàng)辦及奉獻臺積電,是我人生中非常興奮、愉快的一段時期。現(xiàn)在,我想把我的余年保留給自己及家庭。德音、哲家兩位自2013年起就擔任共同執(zhí)行長職務,表現(xiàn)優(yōu)越。我退休后,在德音、哲家兩位領導下,以及大致不變的董事會監(jiān)督及支持下,我有充分信心,臺積電將持續(xù)『再創(chuàng)奇跡』。 」
張忠謀博士(英文名Morris Chang, Ph.D),1931年7月10日生。生于浙江省鄞縣,在上海及香港成長,并赴美國求學,持有美國國籍。畢業(yè)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并取得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曾任工業(yè)技術研究院院長及麻省理工學院董事,也是臺積電創(chuàng)辦人。
3、Dialog宣布詬病Silego
戴樂格半導體有限公司(Dialog Semiconductor plc)5 日宣布以2.76 億美元(現(xiàn)金)購并總部設于美國加州圣塔克拉拉的未上市企業(yè)Silego Technology Inc.。
10 月5 日公布的投影片資料顯示,戴樂格、Silego 的共同客戶包括亞馬遜(Amazon.com)、Canon、Google、Fossil、LG、微軟(Microsoft)、Panasonic、三星電子(Samsung)、nest、 Sony、廣達。
戴樂格現(xiàn)有客戶還包括鴻海、華為(Huawei)、博世(Bosch)、小米、Oppo、vivo、Plantronics、魅族(Meizu)、愛信精機(Aisin)、任天堂(Nintendo)、Mitsuba。
Silego 現(xiàn)有客戶還包括Arris International plc、仁寶、戴爾(Dell)、fitbit、Garmin、技嘉、GoPro、Harman、宏達電、英業(yè)達、Konica Minota、聯(lián)想(Lenovo)、摩托羅拉、微星、Nike、和碩、 Synapse、東芝(Toshiba)。
Silego 是一家可編程混合訊號IC(CMIC)廠商,員工總數(shù)約235 人,2017 年營收預估將超過8 千萬美元,2018 年可望有兩位數(shù)的成長幅度。這項購并案(預計在2017 年底完成所有程序)將可鞏固戴樂格在物聯(lián)網(IoT)、行動運算以及車用芯片市場的領導地位。
Thomson Reuters 報導,戴樂格執(zhí)行長Jalal Bagherli 在電話會議上表示,Silego 團隊若在未來15 個月內達成營收目標,購并價將會增加3,040 萬美元。
fastcompany.com 曾報導,蘋果(Apple Inc.)供應商戴樂格半導體于2016 年11 月砸1 千萬美元投資無線充電技術開發(fā)商Energous。戴樂格、Energous 于今年1 月底發(fā)表策略合作后的首款產品「DA4100 WattUp IC」。
4、半導體銷售八月再創(chuàng)新高
半導體產業(yè)協(xié)會(SIA)2 日公布,2017 年8 月份全球半導體銷售額來到350 億美元,和前月相比提高4.0%,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增23.9%。
SIA 總裁兼執(zhí)行長John Neuffer 聲明稿指出,8 月份全球半導體銷售明顯提升,為連續(xù)第13 個月出現(xiàn)年增,也是首度站上350 億美元大關。8 月份銷售全面上揚,各地區(qū)和各產品類別的買氣均同時出現(xiàn)月增和年增。記憶體仍是銷售成長的主要推手,但是就算不計記憶體,8 月銷售仍舊走揚。
和去年同期相比,美洲銷售大增39.0%、中國上升23.3%、亞太/其他地區(qū)提高19.5%、歐洲增加18.8%、日本提升14.3%。和前月相比,美洲提高8.8%、中國上升3.7%、日本增加2.8%、亞太/其他地區(qū)提升2.2%、歐洲增加0.6%。
霸榮(Barron,s)2 日報導,SIA 原本預估,今年半導體年度銷售將較去年的3,389 億美元提高2%,如今第三方估計,今年增幅可達11~13%。RBC Capital Markets 的Amit Daryanani 認為,從當前的半導體營收情況來看,新預估值應可達成,不過DRAM / NAND 供需機制是最大變數(shù)。
與此同時,Daryanani 也警告,半導體銷售加速固然有利產業(yè),然而要是持續(xù)以14~19% 的速度成長,投資人可能會憂慮庫存大增。
費城半導體指數(shù)2 日上漲0.60%、收1,178.75 點,創(chuàng)2000 年7 月以來收盤新高;今年迄今大漲30.04%,漲幅勝過那斯達克的21.06%。
5、傳理光將出售半導體業(yè)務
日經新聞9月30日報導,事務機大廠理光(Ricoh)計劃出售旗下半導體子公司「RICOH Electronic Devices」(以下簡稱RICOH ED),且已決定和日清紡Holdings(Nisshinbo Holdings)優(yōu)先交涉,出售額預估為100億日圓。除日清紡之外,據(jù)悉日本政策投資銀行陣營也參與競標。
因企業(yè)推動無紙化,導致理光事務機事業(yè)低迷,目前正進行結構改革措施,縮減非核心事業(yè),將營運資源投注在產業(yè)印刷、保健等具成長性的事業(yè)上。
理光于2014 年將半導體相關事業(yè)分拆出去,轉移至全額出資子公司RICOH ED。RICOH ED 主要生產電源IC、鋰離子電池用保護IC、通訊用IC 等半導體產品;另外,日清紡目前透過旗下子公司新日本無線(New Japan Radio)生產半導體產品,此次則期望藉由收購RICOH ED強化半導體事業(yè)。
截至臺北時間10 月2 日上午9 點20 分為止,理光勁揚1.46% 至1,110 日圓;理光9 月28 日收盤價1,120 日圓創(chuàng)2016 年4 月28 日以來新高水準。
截至臺北時間10 月2 日上午9 點20 分為止,日清紡上揚0.53% 至1,338 日圓。
6、美日韓聯(lián)盟已向中國遞交收購東芝半導體反壟斷申請
根據(jù)《路透社》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由美國私募基金公司貝恩資本(Bain Capital)領軍的「美日韓聯(lián)盟」,在以180 億美元的金額買下日本科技大廠東芝(TOSHIBA)旗下的半導體業(yè)務股權之后,已經向中國反壟斷部門遞交了收購申請。預計,「美日韓聯(lián)盟」可能必須等上9 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獲得中國政府的批準。如此,能否趕上2018 年3 月底東芝遭東京證交所強制下市的大限前完成交易,令人擔憂。
報導指出,隨著2018 年3 月底的大限日期日益逼近,「美日韓聯(lián)盟」在簽署收購協(xié)議的第2 天就向中國提交了反壟斷審查申請。但是,多位知情人士稱,考慮到中國近年來正大力支持與發(fā)展半導體產業(yè)的情況下,加上中韓之間因部屬薩德的緊張關系,使得內含南韓記憶體大廠SK 海力士的「美日韓聯(lián)盟」,在申請中國反壟斷法的許可上,都可能處處受制,而使得中國監(jiān)管單位原本已漫長的查核流程,將更進一步拉長。
報導進一步指出,「美日韓聯(lián)盟」已經預料到了南韓SK 海力士加入將引發(fā)的問題。因此,目前將申請的過程主要集中在反壟斷的議題上,并且強調,做為交易的條件,南韓SK 海力士只能獲取有限資訊,而且10 年內擁有的股權將不準超過15%。
不過,過去中國監(jiān)管單位常常會在反壟斷審查決定上采用更廣泛的角度來查核。目前,東芝和SK 海力士均在中國開設了工廠,對中國的上下游供應鏈都有很巨大的影響。因此,有業(yè)界人士指出,就因為這筆交易因為關系到了全球第2 大NAND Flash 快閃記憶體制造商東芝,中國預計將會更嚴格的審查。這部分,中國反壟斷部門可能會要求「美日韓聯(lián)盟」做出讓步,轉讓部分投資轉移到中國,而不大可能會完全反對這筆交易。
此外,中國一般的審查過程可能需要花費6 到9 個月的時間,才會進而批準一筆交易。不過,「美日韓聯(lián)盟」依舊有信心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反壟斷批準,已進行下一個步驟。
而除了中國外,「美日韓聯(lián)盟」收購東芝芯片業(yè)務的交易還需要獲得其他國家的反壟斷批準,包括日本、歐盟以及美國。東芝表示,在獲得各地的監(jiān)管單位的批準后,公司計劃在3 月底前完成這筆交易。
不過,現(xiàn)在有消息指出,萬一這項交易因審查而延遲最后的完成時間,并不會馬上使東芝在2018 年3 月底就被強制下市。日本當?shù)氐南⒅赋?,只要債權銀行確信,東芝最終能夠從出售半導體的交易中獲得資金,他們就會繼續(xù)支援東芝,而不會讓東芝立即下市。對此,貝恩資本的發(fā)言人則不予置評,而該公司則預定于6 日在東京召開記者會說明相關事宜。
7、蘋果正在謀劃開發(fā)自有基帶
從2014年iPhone 6與iPhone 6 Plus內建的A8處理器,到A9、A10 Fusion直到剛剛發(fā)表的A11 Bionic處理器,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無役不與,更與蘋果(Apple)旗下IC設計團隊緊密合作,但蘋果打造自有手機行動應用處理器(AP)的紀錄,早在2010年發(fā)表的iPhone 4內建自行開發(fā)A4處理器便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展現(xiàn)出以2.78億美元收購行動核心處理器P.A. Semi的成果。
自從2008年蘋果買下P.A. Semi以來,蘋果在IC設計領域的企圖心愈發(fā)明顯。根據(jù)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科技網站The ExtremeTech等報導指出,檢視過去9年來蘋果旗下IC設計的成果,其CPU架構與其他半導體業(yè)者有著顯著的不同,相對強調單一執(zhí)行緒的效能表現(xiàn);此外,蘋果也發(fā)表諸如動作與音訊協(xié)同處理器等這些協(xié)同設計芯片。
過去幾年來,蘋果透過一連串的購并案來提升其芯片設計效能:包括3D動作追蹤芯片業(yè)者PrimeSense、低功率無線芯片業(yè)者Passif Semiconductor、指紋芯片業(yè)者AuthenTec、NAND Flash控制芯片業(yè)者Anobit;在此同時,蘋果更積極地收購AI芯片相關新創(chuàng)業(yè)者:包括臉部辨識相關業(yè)者RealFace、機器學習平臺Turi、擴增實境公司Flyby Media與Metaio,以及其他可以提升照片聲音等識別的專業(yè)團隊Emotient、Perceptio、VocalIO等。
甫敲定的東芝記憶體(TMC)出售案,蘋果也借由出資、確保未來關鍵貨源無虞,同時又不必斥資高額資本支出興建晶圓廠、生產營運NAND Flash;而剛發(fā)表的新機內建neural engine因應AI運算工作負載,其A11 Bionic處理器令各界印象深刻不已,帶動行動處理器擁抱AI時代的到來。
根據(jù)日經亞洲評論引述兩位半導體業(yè)界人士以及分析師的說法透露,蘋果接下來應該朝向開發(fā)自有手機基帶芯片或是NB用CPU的方向來發(fā)展,有鑒于前述這些零組件,蘋果目前系以向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等廠商采購,蘋果朝向自有芯片開發(fā),一來雖可減少對高通或英特爾的依賴,擴增產品的差異化程度,但對于大客戶蘋果走向芯片自有化的方向,高通或英特爾恐怕都不樂見。
以手機基帶芯片來說,蘋果甫于2017年初延聘了前高通資深芯片工程副總裁Esin Terzioglu,顯示蘋果計劃開發(fā)數(shù)據(jù)機基帶芯片,甚或進一步開發(fā)SoC,把LTE數(shù)據(jù)機芯片與旗下A系列應用處理器整合在一起。然而,想要從無到有開發(fā)基帶芯片,并非易事,若想要從無到有、還想避開專利侵權官司,恐怕更是難上加難。
盡管在策略上,開發(fā)自有基帶芯片對蘋果來說是相當誘人的,但以實際的執(zhí)行面來說,蘋果即使聚焦5G數(shù)據(jù)機基帶芯片,恐怕最快也要到2020年左右才能有機會面市,這或許也是蘋果之所以在現(xiàn)階段如此積極扶植英特爾做為基帶芯片第二供應商的原因之一;一來對高通施壓,至少不讓高通有獨大的議價優(yōu)勢,二來也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兵,讓英特爾的基帶芯片能夠盡快跟上高通的規(guī)格;蘋果延攬Terzioglu來到旗下,至少也有著改善手機基帶芯片效能的整體考量。
從蘋果iPhone的角度來看,蘋果除了IC設計以來,從零組件采購到生產制造到組裝,都采取外包策略。而在AI時代里,過份依賴其他半導體供應商的代價,恐怕會延緩其開發(fā)速度。因此,蘋果想要將IC設計從其他半導體廠商的手上逐步地拿回來。從A11 Bionic處理器開始,GPU已經改為自家開發(fā)了,NAND Flash的供應商雖然仍有美光、SK海力士、三星電子、東芝等,但蘋果日前已經入股東芝記憶體取得確保貨源,接下來最難征服的那座關卡或許當是基帶芯片,或許也需要千人以上團隊研發(fā),但證諸蘋果10年低調在IC設計領域耕耘的成果,已然成為規(guī)模在高通、博通、聯(lián)發(fā)科之后的全球第四大IC設計公司,說蘋果是一家半導體公司又何嘗不可呢?
8、中國晶圓代工市場占比快速增加
中國晶圓代工市場今年可望逼近70 億美元規(guī)模,將較去年成長達16%;臺積電將居龍頭地位,市占率將達46%。研調機構IC Insights 表示,隨著IC 設計廠崛起,中國晶圓代工需求同步升溫,預估今年中國晶圓代工市場規(guī)模將逼近70 億美元,將增加16%,增幅將是整體晶圓代工市場的1 倍以上,占整體晶圓代工比重將達13%。
臺積電今年中國市場業(yè)績將約31.7 億美元,占整體營收比重將僅約1 成;不過,臺積電中國市占率將達46% ,穩(wěn)居龍頭地位。
中芯今年中國市場業(yè)績將約14.55 億美元,中國市占率將約21%,將是第2 大廠;聯(lián)電中國市場業(yè)績將約6.35 億美元,占整體營收比重將約13%,中國市占率約9%,將為第3 大廠。
IC Insights 指出,中國晶圓代工市場高度成長,多數(shù)晶圓代工廠已制定未來幾年在中國的定位或擴大生產的計劃;如聯(lián)電廈門12 吋晶圓廠已量產,臺積電南京12 吋晶圓廠也將于明年下半年量產。
9、JOLED傳增資量產印刷式OLED,低價抗三星
日經新聞、路透社、產經新聞等多家日本媒體4日報導,Japan Display Inc(JDI)集團公司、日本OLED面板研發(fā)商JOLED計劃在2019年利用JDI的能美工廠開始量產采用「印刷式(把液態(tài)發(fā)光材料像印表機那樣精密地涂抹在基板上)」技術的OLED面板,且為了籌措量產資金,JOLED計劃增資1,000億日圓,且已向Sony、Canon、富士軟片控股 ( Fujifilm Holdings)、Nikon、住友化學等數(shù)十家日本企業(yè)打探出資的可能性。
JDI目前正利用能美工廠生產蘋果 (Apple) iPhone用液晶面板,不過JDI已表明能美工廠將在今年內停止生產、之后將由JOLED接管營運權。
報導指出,目前在OLED面板市場上,由南韓三星、LG位居領先優(yōu)勢,不過和三星等采用的「蒸鍍式(在真空狀態(tài)下,將紅、綠、藍等發(fā)光材料汽化附著于基板上)」技術相比,JOLED印刷式技術的初期投資負擔小、材料耗損也少,制造成本有望較蒸鍍式低3-4成,而一旦成本降低、就有望以更低的價格提供OLED面板,因此JOLED計劃以價格競爭力為武器、扳回劣勢。
金若無法達到預定目標(1,000億日圓)的話,就考慮將募資對象擴大至中國等海外企業(yè)。視籌得的資金情況、JOLED也可能變更投資計劃。
根據(jù)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tǒng)報價,JDI 4日狂飆23.98%,收274日圓,創(chuàng)7個月來(3月2日以來)收盤新高水準。
JOLED是統(tǒng)合Sony、Panasonic OLED面板事業(yè),并接受日本官民基金「產業(yè)革新機構(INCJ)」及JDI入股于2015年1月15日正式上路的OLED面板公司,目前INCJ持有JOLED 75%股權,JDI 、Sony、Panasonic分別持有15%、5%、5%股權。
JDI 6月7日宣布,將推延收購JOLED的時間,與JOLED簽訂股權買賣最終契約的日期將從原先規(guī)劃的2017年6月下旬延后1年至2018年6月下旬、完成股權買賣的時間從原先規(guī)劃的2017年12月下旬變更為「未定」。
每日新聞9月13日報導,JDI會長兼最高營運負責人(CEO)東入來信博12日接受專訪時表示,關于次世代面板「OLED」的研發(fā),目前正與夏普 ( Sharp )等多家企業(yè)摸索合作的可能性。
日經新聞9月12日報導,夏普資深常務桶谷大亥接受專訪時表示,為了對抗韓廠,已向JDI提出提案、希望在OLED事業(yè)進行合作。桶谷大亥指出,「包含裝置、材料廠商在內的日本企業(yè)應合作,將OLED等面板技術基礎留在日本國內。且未必要由夏普主導」。
韓國先驅報(Korea Herald)6月19日報導,韓國顯示器產業(yè)聯(lián)盟(Korea Display Industry Association, KDIA)副主席Seo Kwang-hyun在接受專訪時指出,OLED面板市場目前雖由南韓業(yè)者掌控,但倘若中國或日本廠商能在OLED噴墨印刷技術取得領先,那么產業(yè)局勢恐將因此翻盤。
以噴墨印刷的方式生產OLED,比目前的蒸鍍(Evaporation)技術還要簡單快速,這種方法不會浪費原材料,相較之下傳統(tǒng)的蒸鍍法最終只能保留10-40%的原料。
JOLED 5月17日宣布,已研發(fā)出全球首款采用「印刷式」技術的4K OLED面板產品。JOLED該款OLED面板產品尺寸為21.6吋,已于4月開始提供樣品給醫(yī)療用顯示器使用,之后計劃將應用對象擴大至電視、游戲機等用途。
10、買主揭露Imagination收購案幕后秘辛
如果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能順利成功收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這將會是這家中國政府支持的收購基金自2016創(chuàng)立以來,第一次完成交易。Canyon Bridge對Imagination的收購必須取得后者母國──英國──政府的批準,但其中最大的變數(shù)可能會是美國的外資投資審議委員會(CFIUS)。
Canyon Bridge的合伙人Ray Bingham不久前接受EE Times訪問時表示,他不認為Imagination收購案會被CFIUS審查,因為Imagination是英國公司;不過他也強調:「你永遠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事。」在眾家風險投資(VC)公司中,Canyon Bridge應該對于當前政治環(huán)境中的險惡了解甚深,Bingham指出:「很多科技領域的交易都在美國政府這一關凍結?!?br />
去年11月,Canyon Bridge同意以1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Lattice,不過得提交三次文件給CFIUS審查;這樁案件在今年夏天直接上呈美國白宮,并很快在9月中被美國總統(tǒng)川普( Trump)否決。美國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表示,總統(tǒng)否決這樁交易的顧慮在于智財(IP)的轉移、北京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半導體產業(yè)供應鏈完整度對美國政府的重要性,還有目前美國政府相關開發(fā)案對Lattice產品的采用。
那么Canyon Bridge是否從Lattice一案中學到任何教訓?川普政府又會有多大程度的顧慮,就像是否決了Lattice收購案那樣,也可能會出手干預Canyon Bridge與Imagination的交易?
EE Times是在9月底透過電話采訪Bingham,談論的主題從Canyon Bridge與收購了Imagination旗下MIPS處理器業(yè)務的Tallwood Venture Capital之間的關系,到Canyon Bridge將如何打算重新改造Imagination、為何Canyon Bridge沒有嘗試收購包括MIPS在內的整個Imagination業(yè)務;還有最重要的,Canyon Bridge究竟是什么來頭?
Bingham坦承,Canyon Bridge確實有想要收購包括MIPS在內的Imagination,但在得知MIPS屬于Imagination的美國業(yè)務,就決定不要跟CFIUS審查「糾纏不清」;該公司對Lattice的收購案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而且最后還沒成。
在被問到Canyon Bridge是否最后用了比包括MIPS更高的價格買下沒有MIPS的Imagination時(因為即使沒有MIPS,Imagination的股票市值還低于收購價),Bingham表示:「收購交易總是會像這樣…人們通常會更注意股價;」他進一步指出,無論是Imagination或MIPS都有多個出價者,也自然把價格抬高。
顯然如Bingham所言,將MIPS從Canyon Bridge對Imagination的收購案分離出來的意圖,是為了要避開CFIUS的審查。一旦收購交易完成,Imagination將不再擁有MIPS IP,因為在此雙管齊下的交易中,Imagination將先把MIPS出售給Tallwood Venture Capital。
今年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股價走勢
與Tallwood之間的「被動」關系
不過重點來了:Imagination的關鍵繪圖與通訊IP──PowerVR與Ensigma──都是采用MIPS處理器核心;而Canyon Bridge會怎么處理這個狀況?Bingham表示,預期MIPS將會回頭授權給Imagination,就像其他的授權協(xié)議:「這將讓我們能繼續(xù)采用MIPS技術?!?br />
但是對于眾多半導體產業(yè)觀察家來說,不太清楚Canyon Bridge與Tallwood之間的關系…究竟兩家公司對彼此的認識有多深?這難道是讓Canyon Bridge為了協(xié)助Tallwood在中國市場經營MIPS業(yè)務所做的私下交易?
在解釋與Tallwood的關系之前,Bingham表示:「我在半導體產業(yè)界已經有24年了,我當然認識Dado;」他指的是Tallwood的創(chuàng)辦人暨管理合伙人Dado Banatao。Bingham說他在Cadence工作的時候,賣了不少軟體給Dado:「我們跟他很熟,而他也是半導體產業(yè)界的知名人物?!?br />
回到MIPS出售的幕后過程,Bingham指出:「記住,Imagination起初想單獨出售MIPS;」在Apple首度通知Imagination該公司正在逐漸減少在包括iPhone的產品中采用其技術那時候:「而后來, Imagination轉向了,」決定把整間公司都賣掉。
當Imagination首度將MIPS掛牌出售,Tallwood的資金是第一個到位的;Bingham解釋,在Canyon Bridge出現(xiàn)之前:「Tallwood已經深入?yún)⑴c對MIPS的收購。」他形容Canyon Bridge與Tallwood之間的關系是「被動」的,雖然Canyon Bridge打算取得MIPS授權,但是與Tallwood之間是否要合作推廣MIPS:「我們沒有規(guī)劃也沒有討論。」
那Tallwood是否有想過要收購整個Imagination業(yè)務?對此Bingham表示:「我無法代表Tallwood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可以告訴你,這種事情是不尋常(uncharacteristic)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unthinkable)」;Tallwood是一家初創(chuàng)階段(early -stage)風險投資公司,通常像是Canyon Bridge收購Imagination這樣一樁規(guī)模達7億美元的收購案,遠超過其投資范圍。
而相較之下Bingham稱Canyon Bridge 是一家鎖定成熟公司的私募股權;他解釋,Imagination無力投資研發(fā)以及客戶支援,就是因為缺乏資金:「有了我們的投資,就能協(xié)助Imagination在世界快速成長的市場開發(fā)重要的通路──包括中國?!?br />
Bingham謹慎地補充指出:「不過這不意味著Canyon Bridge會把所有人(英國Imagination的員工)打包、把他們移往中國?!?br />
Imagination與Apple結梁子?
近來Apple與Imagination的「戰(zhàn)火」似乎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在4月份,Imagination披露了來自Apple的警告,后者表示將會在兩年內脫離Imagination的客戶身份,而Apple則公開表示,該公司早在2015年就首度發(fā)出這樣的警告。
而雖然Imagination聲稱,Apple不可能在不侵犯Imagination專利權的情況下開發(fā)出自己的GPU芯片,Apple也表示該公司在近幾年使用越來越少的Imagination技術,因此Imagination不會知道他們未來的產品是如何設計。
無論你怎么看待這兩家公司的「對話」,Imagination與Apple之間看來是結下了梁子。在被問到Canyon Bridge將如何因應此事時,Bingham的回答是:「我們不知道其中內情;」他指出Imagination與Apple之間受到保密協(xié)定的約束:「我們得到的資訊不比外界多,」而且現(xiàn)在談論Imagination的法務或是商業(yè)策略都為時太早。
那么Imagination的管理團隊是否會有異動?Bingham表示,每一樁收購案的慣例都是被收購方的董事會將先總辭;在此案中,Canyon Bridge將成為Imagination的董事會,而:「我們都很喜歡目前Imagination的管理團隊。」
Bingham進一步指出:「Andrew Heath在一年半以前擔任Imagination新執(zhí)行長,我們認為他將公司的經營焦點以及紀律推向了所需的新水準,我們期望該經營團隊能繼續(xù)坐鎮(zhèn)?!?br />
Canyon Bridge到底什么來頭?
對VC圈外人來說,Canyon Bridge是一個與中國政府有著聯(lián)系的神秘資金,到底這家公司是什么來頭?對此Bingham表示:「Canyon Bridge是一家美國私募股權公司,由四個合伙人負責經營,包括三個美國人以及一個臺灣人?!?br />
Bingham表示,這家公司管理來自「包括中國機構之有限合伙人」的資金;所謂的「中國機構」,包括與中國中央政府相關的CVC (China Venture Capital Fund),但他補充:「不過這中間隔了許多層?!?br />
路透社(Reuters)在去年的一篇報導中列出了一個關系圖,指出Canyon Bridge的唯一投資人是CVC的一個事業(yè)單位,而CVC是中國國新控股(China Reform Holdings Corp)旗下的事業(yè)單位。
Canyon Bridge資金來源追追追
在美國否決Canyon Bridge收購Lattice一案的行政命令中,Canyon Bridge的有限合伙人被定義為奕泰資本(Yitai Capital Limited),注冊于香港;根據(jù)該行政文書,奕泰的母公司是CVC,是受中國法律規(guī)范的中國注冊企業(yè)。
根據(jù)中國國營媒體去年的報導,CVC的任務是推行國家策略以及執(zhí)行主要關于技術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升級的投資專案;CVC的國營投資人之一中國國新控股,目標則是協(xié)助進行中國國內與國際的風險投資。中國國新控股的官方網站則描述該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和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yè)。」
Canyon Bridge的明確目標是在中小企業(yè)之間尋求投資機會,挹注資金并協(xié)助投資對象在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取得成功;Bingham解釋,該公司接受委托管理的、有限合伙人提供之15億美元資金,是規(guī)劃為中國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 of China)。他強調,其有限合伙人對于公司收購的對象以及對資金的利用方式,不曾提過反對意見;簡而言之,該公司在連結收購企業(yè)與中國市場方面,獲得中國投資方的完全信任。
對完成Imagination收購案信心十足
而針對收購Imagination案件,Bingham重申:「CFIUS不太可能會審查這樁交易;」因為MIPS──也就是Imagination的美國業(yè)務──已經被賣給也是美國公司的Tallwood,而Imagination沒有美國資產:「很難會看到發(fā)生(審查)那樣的事?!?br />
至于英國政府對Imagination的審查,Bingham表示:「我們已經與英國政府有過一些討論…我們談了我們在英國的投資,以及圍繞此收購案建立科技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劃;」他表示Imagination的總部以及現(xiàn)有員工都會留在英國,不過也坦承并未對英國政府做出特定承諾。
無論如何,Bingham對英國政府的態(tài)度表示樂觀,指其反應:「到目前為止都相當友善;」而他透露,除了Imagination,Canyon Bridge還有正在流程中的其他收購交易,不過他婉拒提供任何公司名稱。
2017-10-09 來源:全景網
文章關鍵詞: 韋爾半導體 香港華清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半導體新聞回顧
1、Intel功勛歐德寧去世
據(jù)彭博社北京時間10月4日報道,英特爾公司周二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前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于2017年10月2日在睡夢中去世,享年66歲。
歐德寧從2005年開始擔任英特爾CEO,直到2013年退休,把接力棒交給了現(xiàn)任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他在1974年加盟英特爾,擔任過銷售、營銷以及芯片架構部門的管理職位,因為在1993年負責推出奔騰處理器而出名。
科再奇表示,在眾多工程師中,歐德寧始終在為客戶發(fā)聲,“他教會了我們只有把客戶放到第一位才能取勝”。
“在歐德寧擔任CEO期間,他的商業(yè)頭腦、樂觀及其奉獻推動了公司的增長,”英特爾董事長安迪·布萊恩特(Andy Bryant)在一份聲明中稱,“他不知疲倦地驅動著公司、嚴于律己以及謙卑的性格是其領導力的基礎。”
歐德寧生前曾擔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后者的高管也對歐德寧贊賞有加。“我們的董事會能夠獲得他的領導力和指導,實在太幸運了,”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Twitter上稱,“很難想象沒有他可求助的日子會是怎么樣的?!?br />
在歐德寧的任期內,他幫助英特爾年營收增長55%以上,并實施了多項舉措,包括更加關注利潤豐厚的計算機服務器市場的處理器,此舉推動英特爾利潤創(chuàng)下紀錄。他還負責實施了多個重要舉措,例如與蘋果公司合作把英特爾處理器引進Mac電腦。不過,英特爾進軍移動設備市場較晚。投資者對于英特爾的表現(xiàn)一直不滿意,導致英特爾股價在歐德寧8年任期內累計下滑了近20%。
據(jù)彭博社北京時間10月4日報道,英特爾公司周二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前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于2017年10月2日在睡夢中去世,享年66歲。
歐德寧從2005年開始擔任英特爾CEO,直到2013年退休,把接力棒交給了現(xiàn)任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他在1974年加盟英特爾,擔任過銷售、營銷以及芯片架構部門的管理職位,因為在1993年負責推出奔騰處理器而出名。
科再奇表示,在眾多工程師中,歐德寧始終在為客戶發(fā)聲,“他教會了我們只有把客戶放到第一位才能取勝”。
“在歐德寧擔任CEO期間,他的商業(yè)頭腦、樂觀及其奉獻推動了公司的增長,”英特爾董事長安迪·布萊恩特(Andy Bryant)在一份聲明中稱,“他不知疲倦地驅動著公司、嚴于律己以及謙卑的性格是其領導力的基礎?!?br />
歐德寧生前曾擔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后者的高管也對歐德寧贊賞有加?!拔覀兊亩聲軌颢@得他的領導力和指導,實在太幸運了,”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Twitter上稱,“很難想象沒有他可求助的日子會是怎么樣的。”
在歐德寧的任期內,他幫助英特爾年營收增長55%以上,并實施了多項舉措,包括更加關注利潤豐厚的計算機服務器市場的處理器,此舉推動英特爾利潤創(chuàng)下紀錄。他還負責實施了多個重要舉措,例如與蘋果公司合作把英特爾處理器引進Mac電腦。不過,英特爾進軍移動設備市場較晚。投資者對于英特爾的表現(xiàn)一直不滿意,導致英特爾股價在歐德寧8年任期內累計下滑了近20%。
2、臺積電宣布:創(chuàng)始人張忠謀2018年退休
10月2日,臺積電公布重大訊息公告,宣布現(xiàn)年86歲的董事長張忠謀將于2018年6月退休,由現(xiàn)任總經理暨共同執(zhí)行長劉德音接臺積電董事長、另一位共同執(zhí)行長長魏哲家將擔任總裁。
張忠謀宣布:「本人將在此屆董事任滿,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后退休。本人將不續(xù)任下屆董事,亦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后,臺積電將采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劉德音博士將擔任董事長,魏哲家博士將擔任總裁。所有現(xiàn)任董事除張董事長外,均已同意被提名并于股東會選舉后續(xù)任下屆董事,并同意支持自下屆起之上述雙首長平行領導。」
他表示,「過去三十余年創(chuàng)辦及奉獻臺積電,是我人生中非常興奮、愉快的一段時期。現(xiàn)在,我想把我的余年保留給自己及家庭。德音、哲家兩位自2013年起就擔任共同執(zhí)行長職務,表現(xiàn)優(yōu)越。我退休后,在德音、哲家兩位領導下,以及大致不變的董事會監(jiān)督及支持下,我有充分信心,臺積電將持續(xù)『再創(chuàng)奇跡』。 」
張忠謀博士(英文名Morris Chang, Ph.D),1931年7月10日生。生于浙江省鄞縣,在上海及香港成長,并赴美國求學,持有美國國籍。畢業(yè)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并取得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曾任工業(yè)技術研究院院長及麻省理工學院董事,也是臺積電創(chuàng)辦人。
3、Dialog宣布詬病Silego
戴樂格半導體有限公司(Dialog Semiconductor plc)5 日宣布以2.76 億美元(現(xiàn)金)購并總部設于美國加州圣塔克拉拉的未上市企業(yè)Silego Technology Inc.。
10 月5 日公布的投影片資料顯示,戴樂格、Silego 的共同客戶包括亞馬遜(Amazon.com)、Canon、Google、Fossil、LG、微軟(Microsoft)、Panasonic、三星電子(Samsung)、nest、 Sony、廣達。
戴樂格現(xiàn)有客戶還包括鴻海、華為(Huawei)、博世(Bosch)、小米、Oppo、vivo、Plantronics、魅族(Meizu)、愛信精機(Aisin)、任天堂(Nintendo)、Mitsuba。
Silego 現(xiàn)有客戶還包括Arris International plc、仁寶、戴爾(Dell)、fitbit、Garmin、技嘉、GoPro、Harman、宏達電、英業(yè)達、Konica Minota、聯(lián)想(Lenovo)、摩托羅拉、微星、Nike、和碩、 Synapse、東芝(Toshiba)。
Silego 是一家可編程混合訊號IC(CMIC)廠商,員工總數(shù)約235 人,2017 年營收預估將超過8 千萬美元,2018 年可望有兩位數(shù)的成長幅度。這項購并案(預計在2017 年底完成所有程序)將可鞏固戴樂格在物聯(lián)網(IoT)、行動運算以及車用芯片市場的領導地位。
Thomson Reuters 報導,戴樂格執(zhí)行長Jalal Bagherli 在電話會議上表示,Silego 團隊若在未來15 個月內達成營收目標,購并價將會增加3,040 萬美元。
fastcompany.com 曾報導,蘋果(Apple Inc.)供應商戴樂格半導體于2016 年11 月砸1 千萬美元投資無線充電技術開發(fā)商Energous。戴樂格、Energous 于今年1 月底發(fā)表策略合作后的首款產品「DA4100 WattUp IC」。
4、半導體銷售八月再創(chuàng)新高
半導體產業(yè)協(xié)會(SIA)2 日公布,2017 年8 月份全球半導體銷售額來到350 億美元,和前月相比提高4.0%,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增23.9%。
SIA 總裁兼執(zhí)行長John Neuffer 聲明稿指出,8 月份全球半導體銷售明顯提升,為連續(xù)第13 個月出現(xiàn)年增,也是首度站上350 億美元大關。8 月份銷售全面上揚,各地區(qū)和各產品類別的買氣均同時出現(xiàn)月增和年增。記憶體仍是銷售成長的主要推手,但是就算不計記憶體,8 月銷售仍舊走揚。
和去年同期相比,美洲銷售大增39.0%、中國上升23.3%、亞太/其他地區(qū)提高19.5%、歐洲增加18.8%、日本提升14.3%。和前月相比,美洲提高8.8%、中國上升3.7%、日本增加2.8%、亞太/其他地區(qū)提升2.2%、歐洲增加0.6%。
霸榮(Barron,s)2 日報導,SIA 原本預估,今年半導體年度銷售將較去年的3,389 億美元提高2%,如今第三方估計,今年增幅可達11~13%。RBC Capital Markets 的Amit Daryanani 認為,從當前的半導體營收情況來看,新預估值應可達成,不過DRAM / NAND 供需機制是最大變數(shù)。
與此同時,Daryanani 也警告,半導體銷售加速固然有利產業(yè),然而要是持續(xù)以14~19% 的速度成長,投資人可能會憂慮庫存大增。
費城半導體指數(shù)2 日上漲0.60%、收1,178.75 點,創(chuàng)2000 年7 月以來收盤新高;今年迄今大漲30.04%,漲幅勝過那斯達克的21.06%。
5、傳理光將出售半導體業(yè)務
日經新聞9月30日報導,事務機大廠理光(Ricoh)計劃出售旗下半導體子公司「RICOH Electronic Devices」(以下簡稱RICOH ED),且已決定和日清紡Holdings(Nisshinbo Holdings)優(yōu)先交涉,出售額預估為100億日圓。除日清紡之外,據(jù)悉日本政策投資銀行陣營也參與競標。
因企業(yè)推動無紙化,導致理光事務機事業(yè)低迷,目前正進行結構改革措施,縮減非核心事業(yè),將營運資源投注在產業(yè)印刷、保健等具成長性的事業(yè)上。
理光于2014 年將半導體相關事業(yè)分拆出去,轉移至全額出資子公司RICOH ED。RICOH ED 主要生產電源IC、鋰離子電池用保護IC、通訊用IC 等半導體產品;另外,日清紡目前透過旗下子公司新日本無線(New Japan Radio)生產半導體產品,此次則期望藉由收購RICOH ED強化半導體事業(yè)。
截至臺北時間10 月2 日上午9 點20 分為止,理光勁揚1.46% 至1,110 日圓;理光9 月28 日收盤價1,120 日圓創(chuàng)2016 年4 月28 日以來新高水準。
截至臺北時間10 月2 日上午9 點20 分為止,日清紡上揚0.53% 至1,338 日圓。
6、美日韓聯(lián)盟已向中國遞交收購東芝半導體反壟斷申請
根據(jù)《路透社》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由美國私募基金公司貝恩資本(Bain Capital)領軍的「美日韓聯(lián)盟」,在以180 億美元的金額買下日本科技大廠東芝(TOSHIBA)旗下的半導體業(yè)務股權之后,已經向中國反壟斷部門遞交了收購申請。預計,「美日韓聯(lián)盟」可能必須等上9 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獲得中國政府的批準。如此,能否趕上2018 年3 月底東芝遭東京證交所強制下市的大限前完成交易,令人擔憂。
報導指出,隨著2018 年3 月底的大限日期日益逼近,「美日韓聯(lián)盟」在簽署收購協(xié)議的第2 天就向中國提交了反壟斷審查申請。但是,多位知情人士稱,考慮到中國近年來正大力支持與發(fā)展半導體產業(yè)的情況下,加上中韓之間因部屬薩德的緊張關系,使得內含南韓記憶體大廠SK 海力士的「美日韓聯(lián)盟」,在申請中國反壟斷法的許可上,都可能處處受制,而使得中國監(jiān)管單位原本已漫長的查核流程,將更進一步拉長。
報導進一步指出,「美日韓聯(lián)盟」已經預料到了南韓SK 海力士加入將引發(fā)的問題。因此,目前將申請的過程主要集中在反壟斷的議題上,并且強調,做為交易的條件,南韓SK 海力士只能獲取有限資訊,而且10 年內擁有的股權將不準超過15%。
不過,過去中國監(jiān)管單位常常會在反壟斷審查決定上采用更廣泛的角度來查核。目前,東芝和SK 海力士均在中國開設了工廠,對中國的上下游供應鏈都有很巨大的影響。因此,有業(yè)界人士指出,就因為這筆交易因為關系到了全球第2 大NAND Flash 快閃記憶體制造商東芝,中國預計將會更嚴格的審查。這部分,中國反壟斷部門可能會要求「美日韓聯(lián)盟」做出讓步,轉讓部分投資轉移到中國,而不大可能會完全反對這筆交易。
此外,中國一般的審查過程可能需要花費6 到9 個月的時間,才會進而批準一筆交易。不過,「美日韓聯(lián)盟」依舊有信心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反壟斷批準,已進行下一個步驟。
而除了中國外,「美日韓聯(lián)盟」收購東芝芯片業(yè)務的交易還需要獲得其他國家的反壟斷批準,包括日本、歐盟以及美國。東芝表示,在獲得各地的監(jiān)管單位的批準后,公司計劃在3 月底前完成這筆交易。
不過,現(xiàn)在有消息指出,萬一這項交易因審查而延遲最后的完成時間,并不會馬上使東芝在2018 年3 月底就被強制下市。日本當?shù)氐南⒅赋?,只要債權銀行確信,東芝最終能夠從出售半導體的交易中獲得資金,他們就會繼續(xù)支援東芝,而不會讓東芝立即下市。對此,貝恩資本的發(fā)言人則不予置評,而該公司則預定于6 日在東京召開記者會說明相關事宜。
7、蘋果正在謀劃開發(fā)自有基帶
從2014年iPhone 6與iPhone 6 Plus內建的A8處理器,到A9、A10 Fusion直到剛剛發(fā)表的A11 Bionic處理器,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無役不與,更與蘋果(Apple)旗下IC設計團隊緊密合作,但蘋果打造自有手機行動應用處理器(AP)的紀錄,早在2010年發(fā)表的iPhone 4內建自行開發(fā)A4處理器便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展現(xiàn)出以2.78億美元收購行動核心處理器P.A. Semi的成果。
自從2008年蘋果買下P.A. Semi以來,蘋果在IC設計領域的企圖心愈發(fā)明顯。根據(jù)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科技網站The ExtremeTech等報導指出,檢視過去9年來蘋果旗下IC設計的成果,其CPU架構與其他半導體業(yè)者有著顯著的不同,相對強調單一執(zhí)行緒的效能表現(xiàn);此外,蘋果也發(fā)表諸如動作與音訊協(xié)同處理器等這些協(xié)同設計芯片。
過去幾年來,蘋果透過一連串的購并案來提升其芯片設計效能:包括3D動作追蹤芯片業(yè)者PrimeSense、低功率無線芯片業(yè)者Passif Semiconductor、指紋芯片業(yè)者AuthenTec、NAND Flash控制芯片業(yè)者Anobit;在此同時,蘋果更積極地收購AI芯片相關新創(chuàng)業(yè)者:包括臉部辨識相關業(yè)者RealFace、機器學習平臺Turi、擴增實境公司Flyby Media與Metaio,以及其他可以提升照片聲音等識別的專業(yè)團隊Emotient、Perceptio、VocalIO等。
甫敲定的東芝記憶體(TMC)出售案,蘋果也借由出資、確保未來關鍵貨源無虞,同時又不必斥資高額資本支出興建晶圓廠、生產營運NAND Flash;而剛發(fā)表的新機內建neural engine因應AI運算工作負載,其A11 Bionic處理器令各界印象深刻不已,帶動行動處理器擁抱AI時代的到來。
根據(jù)日經亞洲評論引述兩位半導體業(yè)界人士以及分析師的說法透露,蘋果接下來應該朝向開發(fā)自有手機基帶芯片或是NB用CPU的方向來發(fā)展,有鑒于前述這些零組件,蘋果目前系以向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等廠商采購,蘋果朝向自有芯片開發(fā),一來雖可減少對高通或英特爾的依賴,擴增產品的差異化程度,但對于大客戶蘋果走向芯片自有化的方向,高通或英特爾恐怕都不樂見。
以手機基帶芯片來說,蘋果甫于2017年初延聘了前高通資深芯片工程副總裁Esin Terzioglu,顯示蘋果計劃開發(fā)數(shù)據(jù)機基帶芯片,甚或進一步開發(fā)SoC,把LTE數(shù)據(jù)機芯片與旗下A系列應用處理器整合在一起。然而,想要從無到有開發(fā)基帶芯片,并非易事,若想要從無到有、還想避開專利侵權官司,恐怕更是難上加難。
盡管在策略上,開發(fā)自有基帶芯片對蘋果來說是相當誘人的,但以實際的執(zhí)行面來說,蘋果即使聚焦5G數(shù)據(jù)機基帶芯片,恐怕最快也要到2020年左右才能有機會面市,這或許也是蘋果之所以在現(xiàn)階段如此積極扶植英特爾做為基帶芯片第二供應商的原因之一;一來對高通施壓,至少不讓高通有獨大的議價優(yōu)勢,二來也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兵,讓英特爾的基帶芯片能夠盡快跟上高通的規(guī)格;蘋果延攬Terzioglu來到旗下,至少也有著改善手機基帶芯片效能的整體考量。
從蘋果iPhone的角度來看,蘋果除了IC設計以來,從零組件采購到生產制造到組裝,都采取外包策略。而在AI時代里,過份依賴其他半導體供應商的代價,恐怕會延緩其開發(fā)速度。因此,蘋果想要將IC設計從其他半導體廠商的手上逐步地拿回來。從A11 Bionic處理器開始,GPU已經改為自家開發(fā)了,NAND Flash的供應商雖然仍有美光、SK海力士、三星電子、東芝等,但蘋果日前已經入股東芝記憶體取得確保貨源,接下來最難征服的那座關卡或許當是基帶芯片,或許也需要千人以上團隊研發(fā),但證諸蘋果10年低調在IC設計領域耕耘的成果,已然成為規(guī)模在高通、博通、聯(lián)發(fā)科之后的全球第四大IC設計公司,說蘋果是一家半導體公司又何嘗不可呢?
8、中國晶圓代工市場占比快速增加
中國晶圓代工市場今年可望逼近70 億美元規(guī)模,將較去年成長達16%;臺積電將居龍頭地位,市占率將達46%。研調機構IC Insights 表示,隨著IC 設計廠崛起,中國晶圓代工需求同步升溫,預估今年中國晶圓代工市場規(guī)模將逼近70 億美元,將增加16%,增幅將是整體晶圓代工市場的1 倍以上,占整體晶圓代工比重將達13%。
臺積電今年中國市場業(yè)績將約31.7 億美元,占整體營收比重將僅約1 成;不過,臺積電中國市占率將達46% ,穩(wěn)居龍頭地位。
中芯今年中國市場業(yè)績將約14.55 億美元,中國市占率將約21%,將是第2 大廠;聯(lián)電中國市場業(yè)績將約6.35 億美元,占整體營收比重將約13%,中國市占率約9%,將為第3 大廠。
IC Insights 指出,中國晶圓代工市場高度成長,多數(shù)晶圓代工廠已制定未來幾年在中國的定位或擴大生產的計劃;如聯(lián)電廈門12 吋晶圓廠已量產,臺積電南京12 吋晶圓廠也將于明年下半年量產。
9、JOLED傳增資量產印刷式OLED,低價抗三星
日經新聞、路透社、產經新聞等多家日本媒體4日報導,Japan Display Inc(JDI)集團公司、日本OLED面板研發(fā)商JOLED計劃在2019年利用JDI的能美工廠開始量產采用「印刷式(把液態(tài)發(fā)光材料像印表機那樣精密地涂抹在基板上)」技術的OLED面板,且為了籌措量產資金,JOLED計劃增資1,000億日圓,且已向Sony、Canon、富士軟片控股 ( Fujifilm Holdings)、Nikon、住友化學等數(shù)十家日本企業(yè)打探出資的可能性。
JDI目前正利用能美工廠生產蘋果 (Apple) iPhone用液晶面板,不過JDI已表明能美工廠將在今年內停止生產、之后將由JOLED接管營運權。
報導指出,目前在OLED面板市場上,由南韓三星、LG位居領先優(yōu)勢,不過和三星等采用的「蒸鍍式(在真空狀態(tài)下,將紅、綠、藍等發(fā)光材料汽化附著于基板上)」技術相比,JOLED印刷式技術的初期投資負擔小、材料耗損也少,制造成本有望較蒸鍍式低3-4成,而一旦成本降低、就有望以更低的價格提供OLED面板,因此JOLED計劃以價格競爭力為武器、扳回劣勢。
金若無法達到預定目標(1,000億日圓)的話,就考慮將募資對象擴大至中國等海外企業(yè)。視籌得的資金情況、JOLED也可能變更投資計劃。
根據(jù)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tǒng)報價,JDI 4日狂飆23.98%,收274日圓,創(chuàng)7個月來(3月2日以來)收盤新高水準。
JOLED是統(tǒng)合Sony、Panasonic OLED面板事業(yè),并接受日本官民基金「產業(yè)革新機構(INCJ)」及JDI入股于2015年1月15日正式上路的OLED面板公司,目前INCJ持有JOLED 75%股權,JDI 、Sony、Panasonic分別持有15%、5%、5%股權。
JDI 6月7日宣布,將推延收購JOLED的時間,與JOLED簽訂股權買賣最終契約的日期將從原先規(guī)劃的2017年6月下旬延后1年至2018年6月下旬、完成股權買賣的時間從原先規(guī)劃的2017年12月下旬變更為「未定」。
每日新聞9月13日報導,JDI會長兼最高營運負責人(CEO)東入來信博12日接受專訪時表示,關于次世代面板「OLED」的研發(fā),目前正與夏普 ( Sharp )等多家企業(yè)摸索合作的可能性。
日經新聞9月12日報導,夏普資深常務桶谷大亥接受專訪時表示,為了對抗韓廠,已向JDI提出提案、希望在OLED事業(yè)進行合作。桶谷大亥指出,「包含裝置、材料廠商在內的日本企業(yè)應合作,將OLED等面板技術基礎留在日本國內。且未必要由夏普主導」。
韓國先驅報(Korea Herald)6月19日報導,韓國顯示器產業(yè)聯(lián)盟(Korea Display Industry Association, KDIA)副主席Seo Kwang-hyun在接受專訪時指出,OLED面板市場目前雖由南韓業(yè)者掌控,但倘若中國或日本廠商能在OLED噴墨印刷技術取得領先,那么產業(yè)局勢恐將因此翻盤。
以噴墨印刷的方式生產OLED,比目前的蒸鍍(Evaporation)技術還要簡單快速,這種方法不會浪費原材料,相較之下傳統(tǒng)的蒸鍍法最終只能保留10-40%的原料。
JOLED 5月17日宣布,已研發(fā)出全球首款采用「印刷式」技術的4K OLED面板產品。JOLED該款OLED面板產品尺寸為21.6吋,已于4月開始提供樣品給醫(yī)療用顯示器使用,之后計劃將應用對象擴大至電視、游戲機等用途。
10、買主揭露Imagination收購案幕后秘辛
如果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能順利成功收購Imagination Technologies,這將會是這家中國政府支持的收購基金自2016創(chuàng)立以來,第一次完成交易。Canyon Bridge對Imagination的收購必須取得后者母國──英國──政府的批準,但其中最大的變數(shù)可能會是美國的外資投資審議委員會(CFIUS)。
Canyon Bridge的合伙人Ray Bingham不久前接受EE Times訪問時表示,他不認為Imagination收購案會被CFIUS審查,因為Imagination是英國公司;不過他也強調:「你永遠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事。」在眾家風險投資(VC)公司中,Canyon Bridge應該對于當前政治環(huán)境中的險惡了解甚深,Bingham指出:「很多科技領域的交易都在美國政府這一關凍結?!?br />
去年11月,Canyon Bridge同意以1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Lattice,不過得提交三次文件給CFIUS審查;這樁案件在今年夏天直接上呈美國白宮,并很快在9月中被美國總統(tǒng)川普( Trump)否決。美國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表示,總統(tǒng)否決這樁交易的顧慮在于智財(IP)的轉移、北京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半導體產業(yè)供應鏈完整度對美國政府的重要性,還有目前美國政府相關開發(fā)案對Lattice產品的采用。
那么Canyon Bridge是否從Lattice一案中學到任何教訓?川普政府又會有多大程度的顧慮,就像是否決了Lattice收購案那樣,也可能會出手干預Canyon Bridge與Imagination的交易?
EE Times是在9月底透過電話采訪Bingham,談論的主題從Canyon Bridge與收購了Imagination旗下MIPS處理器業(yè)務的Tallwood Venture Capital之間的關系,到Canyon Bridge將如何打算重新改造Imagination、為何Canyon Bridge沒有嘗試收購包括MIPS在內的整個Imagination業(yè)務;還有最重要的,Canyon Bridge究竟是什么來頭?
Bingham坦承,Canyon Bridge確實有想要收購包括MIPS在內的Imagination,但在得知MIPS屬于Imagination的美國業(yè)務,就決定不要跟CFIUS審查「糾纏不清」;該公司對Lattice的收購案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而且最后還沒成。
在被問到Canyon Bridge是否最后用了比包括MIPS更高的價格買下沒有MIPS的Imagination時(因為即使沒有MIPS,Imagination的股票市值還低于收購價),Bingham表示:「收購交易總是會像這樣…人們通常會更注意股價;」他進一步指出,無論是Imagination或MIPS都有多個出價者,也自然把價格抬高。
顯然如Bingham所言,將MIPS從Canyon Bridge對Imagination的收購案分離出來的意圖,是為了要避開CFIUS的審查。一旦收購交易完成,Imagination將不再擁有MIPS IP,因為在此雙管齊下的交易中,Imagination將先把MIPS出售給Tallwood Venture Capital。
今年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股價走勢
與Tallwood之間的「被動」關系
不過重點來了:Imagination的關鍵繪圖與通訊IP──PowerVR與Ensigma──都是采用MIPS處理器核心;而Canyon Bridge會怎么處理這個狀況?Bingham表示,預期MIPS將會回頭授權給Imagination,就像其他的授權協(xié)議:「這將讓我們能繼續(xù)采用MIPS技術?!?br />
但是對于眾多半導體產業(yè)觀察家來說,不太清楚Canyon Bridge與Tallwood之間的關系…究竟兩家公司對彼此的認識有多深?這難道是讓Canyon Bridge為了協(xié)助Tallwood在中國市場經營MIPS業(yè)務所做的私下交易?
在解釋與Tallwood的關系之前,Bingham表示:「我在半導體產業(yè)界已經有24年了,我當然認識Dado;」他指的是Tallwood的創(chuàng)辦人暨管理合伙人Dado Banatao。Bingham說他在Cadence工作的時候,賣了不少軟體給Dado:「我們跟他很熟,而他也是半導體產業(yè)界的知名人物?!?br />
回到MIPS出售的幕后過程,Bingham指出:「記住,Imagination起初想單獨出售MIPS;」在Apple首度通知Imagination該公司正在逐漸減少在包括iPhone的產品中采用其技術那時候:「而后來, Imagination轉向了,」決定把整間公司都賣掉。
當Imagination首度將MIPS掛牌出售,Tallwood的資金是第一個到位的;Bingham解釋,在Canyon Bridge出現(xiàn)之前:「Tallwood已經深入?yún)⑴c對MIPS的收購。」他形容Canyon Bridge與Tallwood之間的關系是「被動」的,雖然Canyon Bridge打算取得MIPS授權,但是與Tallwood之間是否要合作推廣MIPS:「我們沒有規(guī)劃也沒有討論。」
那Tallwood是否有想過要收購整個Imagination業(yè)務?對此Bingham表示:「我無法代表Tallwood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可以告訴你,這種事情是不尋常(uncharacteristic)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unthinkable)」;Tallwood是一家初創(chuàng)階段(early -stage)風險投資公司,通常像是Canyon Bridge收購Imagination這樣一樁規(guī)模達7億美元的收購案,遠超過其投資范圍。
而相較之下Bingham稱Canyon Bridge 是一家鎖定成熟公司的私募股權;他解釋,Imagination無力投資研發(fā)以及客戶支援,就是因為缺乏資金:「有了我們的投資,就能協(xié)助Imagination在世界快速成長的市場開發(fā)重要的通路──包括中國?!?br />
Bingham謹慎地補充指出:「不過這不意味著Canyon Bridge會把所有人(英國Imagination的員工)打包、把他們移往中國?!?br />
Imagination與Apple結梁子?
近來Apple與Imagination的「戰(zhàn)火」似乎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在4月份,Imagination披露了來自Apple的警告,后者表示將會在兩年內脫離Imagination的客戶身份,而Apple則公開表示,該公司早在2015年就首度發(fā)出這樣的警告。
而雖然Imagination聲稱,Apple不可能在不侵犯Imagination專利權的情況下開發(fā)出自己的GPU芯片,Apple也表示該公司在近幾年使用越來越少的Imagination技術,因此Imagination不會知道他們未來的產品是如何設計。
無論你怎么看待這兩家公司的「對話」,Imagination與Apple之間看來是結下了梁子。在被問到Canyon Bridge將如何因應此事時,Bingham的回答是:「我們不知道其中內情;」他指出Imagination與Apple之間受到保密協(xié)定的約束:「我們得到的資訊不比外界多,」而且現(xiàn)在談論Imagination的法務或是商業(yè)策略都為時太早。
那么Imagination的管理團隊是否會有異動?Bingham表示,每一樁收購案的慣例都是被收購方的董事會將先總辭;在此案中,Canyon Bridge將成為Imagination的董事會,而:「我們都很喜歡目前Imagination的管理團隊。」
Bingham進一步指出:「Andrew Heath在一年半以前擔任Imagination新執(zhí)行長,我們認為他將公司的經營焦點以及紀律推向了所需的新水準,我們期望該經營團隊能繼續(xù)坐鎮(zhèn)?!?br />
Canyon Bridge到底什么來頭?
對VC圈外人來說,Canyon Bridge是一個與中國政府有著聯(lián)系的神秘資金,到底這家公司是什么來頭?對此Bingham表示:「Canyon Bridge是一家美國私募股權公司,由四個合伙人負責經營,包括三個美國人以及一個臺灣人?!?br />
Bingham表示,這家公司管理來自「包括中國機構之有限合伙人」的資金;所謂的「中國機構」,包括與中國中央政府相關的CVC (China Venture Capital Fund),但他補充:「不過這中間隔了許多層?!?br />
路透社(Reuters)在去年的一篇報導中列出了一個關系圖,指出Canyon Bridge的唯一投資人是CVC的一個事業(yè)單位,而CVC是中國國新控股(China Reform Holdings Corp)旗下的事業(yè)單位。
Canyon Bridge資金來源追追追
在美國否決Canyon Bridge收購Lattice一案的行政命令中,Canyon Bridge的有限合伙人被定義為奕泰資本(Yitai Capital Limited),注冊于香港;根據(jù)該行政文書,奕泰的母公司是CVC,是受中國法律規(guī)范的中國注冊企業(yè)。
根據(jù)中國國營媒體去年的報導,CVC的任務是推行國家策略以及執(zhí)行主要關于技術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升級的投資專案;CVC的國營投資人之一中國國新控股,目標則是協(xié)助進行中國國內與國際的風險投資。中國國新控股的官方網站則描述該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和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yè)。」
Canyon Bridge的明確目標是在中小企業(yè)之間尋求投資機會,挹注資金并協(xié)助投資對象在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取得成功;Bingham解釋,該公司接受委托管理的、有限合伙人提供之15億美元資金,是規(guī)劃為中國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 of China)。他強調,其有限合伙人對于公司收購的對象以及對資金的利用方式,不曾提過反對意見;簡而言之,該公司在連結收購企業(yè)與中國市場方面,獲得中國投資方的完全信任。
對完成Imagination收購案信心十足
而針對收購Imagination案件,Bingham重申:「CFIUS不太可能會審查這樁交易;」因為MIPS──也就是Imagination的美國業(yè)務──已經被賣給也是美國公司的Tallwood,而Imagination沒有美國資產:「很難會看到發(fā)生(審查)那樣的事?!?br />
至于英國政府對Imagination的審查,Bingham表示:「我們已經與英國政府有過一些討論…我們談了我們在英國的投資,以及圍繞此收購案建立科技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劃;」他表示Imagination的總部以及現(xiàn)有員工都會留在英國,不過也坦承并未對英國政府做出特定承諾。
無論如何,Bingham對英國政府的態(tài)度表示樂觀,指其反應:「到目前為止都相當友善;」而他透露,除了Imagination,Canyon Bridge還有正在流程中的其他收購交易,不過他婉拒提供任何公司名稱。
2017-10-09 來源:全景網
文章關鍵詞: 韋爾半導體 香港華清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半導體新聞回顧